窗口網北京快訊 {韋元龍 攝影報道 記者熱線15285451888(微信同號)} 今年是一個大變局之年,無論對世界、對國家還是對個人。但是,對于生命的渴望和靈魂的升華,我們的追求都是一致的。畫家侯泓良先生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把對藝術的追求和探索都融入了他d的青春和生命里。深秋時節,記者連線北京名家藝術聯盟,對侯泓良先生及其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現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期待廣大讀者積極參與,行家里手,指點迷津,對大家寶貴的意見和建議,我們將集中整理,及時反饋。
 
侯泓良藝術簡歷:
侯泓良,字 :文清,號: 凈明 、 弘良居士、青蓮居士。1971年生人,1993年在人民美術出版社《連環畫報》編輯部學連環畫創作并發表連環畫處女作。
1995-1996年,在北京畫院進修,師從趙志田。1995-1996年,在中央美院進修油畫參加結業展。2000年,在中央工藝美院進修裝璜設計。
2014-2016年在進修于中央美院姚鳴京教授山水高研班。2016年1月參加福建李可染畫院開幕展。2016年參加中國北京世界月季花洲際大會作品展暨李可染畫院第三屆寫生展
2018年4月參加 中國畫院一帶一路書畫名家作品展。2018年9月參加中國畫院慶祝改革開放名家書畫作品展。2018年9月參加密云印象·紀念密云水庫開工建設六十周年美術寫生創作展。
2019年4月參加藝逐春風博寶藝品萬家2019年鑒約藝術家聯展。2019年12月參加紀念中韓建27周年中國名家藝術聯盟書畫家韓國國會展2019年11月參加名家藝術聯盟簽約畫家全國政協展。
現為中國畫院專業畫家;福建李可染畫院副秘書長。名家藝術聯盟簽約畫家。








心隨筆運 不落俗套
——記工寫墨彩書畫家侯泓良
史 峰
“寫意”乃中國傳統繪畫理論的核心,由于這一思想觀念的導入,使畫家在作畫時放大了主觀因素的體現,而使創作出神入化。書畫家侯泓良先生,便是用自己的作品將寫意精神表現的淋漓盡致。在他的作品中名,不論是工筆重彩的人物,還是寫意花鳥,亦或是彩墨山水里的峰巒,其塑形或造境,皆隨心而為,而非依真實而繪。內心凈靜的創作狀態,使他能夠心無雜念而充分表達心中之意象,實現精神的自由和表達的自由。








多年來,侯泓良致力于不同題材或門類的創作,除了人物、山水、花鳥諸科的作品還有書法的呈現,作品題材豐富,形式多樣?v觀其作,大致有三個特點:
首先是獨特的審美視角。不論是山水還是人物,侯泓良總能一反傳統的審美范式中,用獨特的視角表達自己的情懷。其代表作《層林盡染》,墨彩濃郁,構圖奇險。畫面中層巒疊嶂,氣韻恢宏;峽江深處,白帆忽現;層林盡染,如火如荼。作品筆墨獨到,設色古樸,充滿無窮無盡的神秘感。






其次是樸實的繪畫語言。侯泓良的作品中沒有繁復的筆墨習氣和套路,而是跟隨自己的直觀感受,將筆墨靈活運用和自然發揮,不刻意強調某一種樣式或技巧,這反而實現了語言與觀念的高度和諧、統一。此外,侯泓良還善于借鑒西方現代藝術,油畫的學習經歷使其創作時十分注重結構畫面的明晰,大小作品都具有強烈的形式感。在體現了嚴謹扎實的學院精神的同時,表達出了鮮明的時代特征。
繪畫語言是畫家表情達意的媒介,而精妙的技藝是激發觀者賞讀興趣的關鍵所在。觀侯泓良的作品,表現語言的嫻熟盡顯于山石的勾皴、服飾的用線、花枝的施墨之中,既暗循法度,又富于變化,以精致巧妙的筆墨展現了畫家的匠心,也呈現了了一幅幅詩意的畫面或禪心的境界。
禮失求諸于野,仙道即人道,道不遠人。侯泓良先生為人率真坦蕩,畫如其人,心隨筆運,其作品亦不落俗套,不可小視。既有造型謹嚴而篤誠的寫真,也有淋漓灑脫的任筆揮灑。假以時日,以平常淡然的心態去處世,以勤能補拙的行動積累學養,以苦為樂的精神錘煉技藝,假以時日必有可觀!
(書畫評論家史峰簡歷:史峰,科普作家,書畫評論家,原央視評論員,山東人。畢業于曲阜師范大學文學教育專業,主事文學和教育評論,作品散及報刊雜志數百萬字,為《教師博覽》簽約作者,《科學大眾》特約作者,多家藝術品頻道評論主筆。)
侯泓良書法作品選







|